阳光快乐教育科技活动 第三十八期

2024-01-13 17:52

第一小学研学活动。

“双减”背景下,为了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由琼台师范学院理学院科学教育系王学荣老师主持,与海口市第二十五小学联合开展了阳光教育——趣味科学课后服务项目,结合学情针对各年级设计了具有个性化的科学特色课堂,融趣味性、实践性、开放性于一体,深受学生们喜爱。下面是自2023124日至128日琼台师范学院理学院科学教育专业傅轶茗、莫冬兰、莫姜莹、邹昌菊四位实习老师在海口市第二十五小学(海甸校区)进行的第三十七期阳光教育活动记录。

一、本周活动安排如下:

周一:二年级[轱辘井]

周二:一年级[消失的颜色]

周三:三年级[涂鸦机器人]

周四:四年级[牛顿摆+涂鸦机器人]

周五:五年级[小孔成像]

(一)一年级

                 

                             

色母片是一种具有网状结构的超细纤维的多孔无纺布,由此,色母片对色素有很强的吸附作用,所以能轻易的将水溶性色素吸收。因此,色母片可以使混有颜色的水变澄清。当深色和浅色的衣服混洗时,放入色母片可以有效防止衣服串色。色母片有着神奇的作用。

1212日,莫老师为学生带来了主题为消失的颜色的科学趣味课堂。

通过演示视频,证实了饮料中存在一定的色素。莫老师呼吁学生尽量远离含有色素的饮料。对于少年儿童而言,他们正处在成长发育阶段,即使饮料中的色素含量是在限定标准以内的,长期大量饮用也会危害健康。

通过课堂活动,同学们认识了色母片的作用,迫不及待的开始做实验。







课堂上,莫老师还带来了另一个关于“消失的颜色”的趣味科学小实验。首先在卡纸上画出喜欢的形状后将卡片装入密封塑料袋里,将塑料袋垂直插入水中,就会看到图案消失了,这是一个神奇的现象。

物体反射光进入人眼就能被“看见”,此情况下,因为袋子里有空气,光线从袋内的空气到水中有折射,然后从水到外面的空气又有一次折射,两次折射形成了全反射,故反射光又回到了水里人就“看不见”图案了。


(二)二年级

古代的人们会利用轱辘井将地下浅井里的水取上来供日常使用。

1211日,莫老师给学生带来轱辘井的趣味科学课堂。轱辘井是古代一种打水的装置,在一些农村还保留有这种古老的装置。它利用杆杠原理制作而成。

小朋友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利用杆杠原理制作简易的轱辘井模型。

(三)三年级

涂鸦机器人的工作原理是,由于此时电动机转轴属于偏心轴,当它高速转动时,会使整个机身跟随振动并旋转,如果在机身上安装画笔,当机身被迫振动并旋转时,画笔就会跟随一起振动并有规律地旋转,于是就在纸上留下有规律的线条,构成一幅充满艺术感的绘画作品。

1213日,傅老师为学生带来主题为涂鸦机器人的趣味科学课堂。

通过亲自动手拼装涂鸦机器人,学生对电机的使用更加的熟悉,这将会为未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四年级

牛顿摆是一个1960年代发明的桌面演示装置,五个质量相同的球体由吊绳固定,彼此紧密排列。又叫:牛顿摆球、动量守恒摆球、永动球、物理撞球、碰碰球等。

穿越火线是演示声、光、电的趣味导电实验,由电铝丝、灯珠、蜂鸣器等电子原配件组成。

1214日,邹老师为学生讲解了牛顿摆穿越火线作品的制作过程以及和它们相关的科学知识。

牛顿摆的原理是动能守恒和能量守恒。当摆动最右侧的球并在回摆时碰撞紧密排列的另外四个球,最左边的球将被弹出,仅有最左边的球被弹出。这里用到了牛顿第三定律:相互作用的两个质点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穿越火线导电实验原理是,当塑料棒上的金属羊角钉与导电铝丝接触时,电源、蜂鸣器和LED形成通路,则电路接通,LED发光及蜂鸣器发出响声;当塑料棒上的金属羊角钉与导电铝丝不接触时,会形成断路,则电路断开,蜂鸣器和LED不工作。

通过动手操作,学生发现了当摆动最右侧的球并在回摆时碰撞紧密排列的另外四个球时,最左边的球将被弹出,并仅有最左边的球被弹出的有趣现象。

手拿塑料棒,犹如走迷宫般穿过蜿蜒曲折的导电轨道,过程中不能够与轨道接触,极其考验学生的专注力和稳定的协调性。如此惊险刺激又充满趣味的穿越火线游戏,小朋友们玩得不亦乐乎。

(五)五年级

小孔成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实验。早在两千多年前,墨子和他的学生就做了世界上第一个小孔成倒像的实验。

小孔成像的原理是由于光是直线传播的成像,所以成的像是倒立的,成的像与物体的大小比例相同且与原物体成中心对称。学生可以通过调整小孔到成像屏幕的距离和物体到小孔的距离来放大或缩小成像的大小。

1215日,莫老师为学生带来主题为小孔成像的趣味科学课堂。莫老师先带领学生认识什么是小孔成像,接着跟学生讲解小孔成像的实验原理,最后讲述制作小孔成像的步骤。

古学今用,融会贯通,小朋友们也制作出了小孔成像。

这些有趣的课后服务活动,激发了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丰富了学生的课后生活,并让他们在快乐中智慧成长!

本周期的课后服务圆满结束!期待下次与同学们的相遇!


  1. 琼台师范学院 海南师范大学 海南大学 海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海南省教育厅 国家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
  1.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桂林洋高校区 邮编:57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