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雷锋进校园,志愿服务助双减,走进趣味科学小课堂

2024-03-07 17:40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要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增强学生热爱劳动的观念。理学院积极响应校团委推进“双减”政策号召,以学习雷锋活动月为契机,发扬新时代志愿服务精神。2024年3月5日下午,理学院阳光教育课后服务——“趣味科学”志愿服务小分队在辅导员陈茹猛老师的带领下前往海口市第二十五小学开展“科普雷锋进校园,志愿服务助双减”活动。一群“科普雷锋”们走进校园,走到学生们身边,把有趣的科普活动、有用的科普知识、新兴的科普理念带给广大莘莘学子,把学雷锋活动融入助力“双减”志愿服务,让雷锋精神绽放璀璨光芒。

课堂上,教师帮助学生了解空气炮的原理,通过举例“空气炮”在生活当中的应用,向孩子们展示如何利用空气的力量来制造“空气炮”。

一、原理解析

空气炮的原理很简单,当我们用手拍打纸箱的时候,由于纸箱底部的口较小,纸箱里面的空气不能立即恢复原状,导致纸箱中的空气被压缩,压缩空气从纸箱口排出时,形成强烈的气流,产生一定的冲击力。

简单来说就是存储气体--->压缩气体--->释放气体。

注意:

存储气体(根据此原理,你的空气炮应该有一个存储空气的空间。)

压缩气体(根据此原理,你的空气炮要能够压缩因此不能够用太硬的纸箱,这样孩子可能拍不动就容易失败。)

释放气体(根据此原理,你的空气炮要有一个孔:这个孔可以是圆形,也可以是四边形或者三角形。)

二、生活实例

生活中用到压缩空气的例子有很多,比如打气筒气枪,氧气罐等等,所以科学就在我们身边,引导孩子多观察,多思考,多问一个为什么。

之后孩子们通过动手实践了解空气动力原理,老师们积极参与到学生活动当中,充分发挥了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作用;同时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大胆实践,积极实现对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体现了先进的教育理念。该课后服务充分体现活动课的基本特征,即活动性、主体性、过程性和实践性。

学生们制作的“空气炮”的威力也各有不同,下面就来一起看看小小科学家们的实验过程吧!

随后,小朋友们依次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最后,在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中,有趣而又轻松的趣味科学课后服务活动圆满结束。

三、结束语

本次“科普雷锋进校园,志愿服务助双减”活动虽已结束,但志愿行动永远正当时。理学院志愿者们积极参与,收获了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并创造了别有风采的青春价值。

理院学子将继续在祖国大地上传播雷锋精神,弘扬无私奉献、团结互助的志愿精神,积极响应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双减”政策,自觉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磨砺个人意志品质,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奋勇前进,在新时代绽放出新光芒。


  1. 琼台师范学院 海南师范大学 海南大学 海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海南省教育厅 国家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
  1.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桂林洋高校区 邮编:57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