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院简介2025年6月更新

 琼台师范学院是海南省基础教育的摇篮,办学历史悠久,前身为创办于1705年的琼台书院。317年的历史积淀、120年的师范传统、103年的红色底蕴和18年的跨越式发展,熔铸出“无负海山、敢为琼先”的优良传统、“宣德育人、衍道敦行”的校训精神和“品学兼优、一专多能”的育人特色。从书院到本科院校,三百年育人弦歌不辍,为海南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是海南近代教育的开端、琼崖革命思想的摇篮和师范教育的孵化器。

 琼台师范学院理学院前身是成立于2004年5月的琼台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数理系。现有数学与应用数学、科学教育、生物科学、化学四个本科专业。现有海南省高层次人才40余人。目前依托理学院建有海南省生物学会(全国中学生生物学竞赛委员会海南省分会),校级科研中心2个。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前身可追溯至1978年琼台师范学校开设的大专理科数学班,2013年被评为海南省省级特色专业。课程体系以数学学科基础为核心,涵盖数学分析、高等代数、概率论等理论核心课程,同时融入教育学、心理学等师范课程,构建“数学+教育”双核能力培养模式毕业生扎根海南基础教育,近40%成为小学数学学科带头人,部分校友入选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

    科学教育专业是2016年经批准新成立的四年制本科专业。科学教育专业是在原有的科学教育专业(五年制)和初等教育专业(科学与数学方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为本校第一批开设的本科专业,同时也是海南省本科院校中唯一开设的科学教育专业。科学教育专业于2020年度入选海南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于2021年度入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生物科学专业始建于2019年,作为校级生物学重点学科的支撑专业,构建"1+2+1"校际协同育人体系,确立"文化涵养筑基、学科素养固本、国际视野拓界"的办学理念,精准对接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发展及区域产业升级需求,着力培养兼具热带生态保护意识和现代生物技术应用的技能复合型人才。

 化学专业是琼台师范学院2024年新办本科专业。该专业立足于海南自贸港建设需求,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探索和创新教育教学模式,通过学科实践、创新培养和产教融合,科学系统的培养掌握绿色化学、分析检测等核心技术的应用型人才。


理学院楼


1647426240982464.png

实验室


就业实习实践基地


1647426470868342.png


1647151950453676.jpg

老师指导学生实验


1647426597604396.png

学科讲座


1647426746436325.png

实习生汇报课


1647426836954089.png

小学教师技能大赛


1647426918706555.png

迎新生


1647426986142641.png

新生参观琼台博物馆


1647427089117265.png

运动会精彩瞬间


运动会竹竿舞比赛


 理学院形成了一支内部结构合理,教学能力强,科研能力有发展,敬业爱生,充满生机与活力,能适应理学院发展需要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55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21人,博士学位教师30人,博士在读4人,硕士学位教师17人,双师型教师32人。理学院现有海南省高层次人才40余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获批30余项海南省科技厅自然科学基金,其中省重点项目2项。主持教育厅省级教改课题和科研课题、省级规划课题等30余项。主参编教材、著作43部,在国家级与省级刊物上发表论文160多篇(SCI收录60余篇、EI收录20余篇,核心论文20余篇)。

 理学院现有实验楼两栋,各类专业实验室32间,实验设备总价值约3000多万元。签订校外实践实习、见习基地30余个。现有学生1356人,在国家级赛事如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比赛、“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及省级技能比赛中多次取得优异成绩,其中数学建模比赛成绩尤为突出。近几年,学生荣获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国家级一等奖2项、二等奖13项、三等奖2项,省级一等奖24项、二等奖41项和三等奖35项。近两年来毕业生就业情况较好,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超过93%,学生参与创业活动热情高,近三年获批41项省级和26项国家级大创项目。





  1. 琼台师范学院 海南师范大学 海南大学 海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海南省教育厅 国家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
  1.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桂林洋高校区 邮编:57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