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为了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由琼台师范学院理学院科学教育系王学荣老师主持,与海口市第二十五小学联合开展了阳光教育——趣味科学课后服务项目,结合学情针对各年级设计了具有个性化的科学特色课堂,融趣味性、实践性、开放性于一体,深受学生们喜爱。下面是自2023年11月30日至12月3日琼台师范学院理学院科学教育专业傅轶茗、莫冬兰、莫姜莹、邹昌菊四位实习老师在海口市第二十五小学(海甸校区)进行的第三十六期阳光教育活动记录。
本周活动如下:
周一
二年级【古筝】
周二
一年级【昆虫认知】
周三
三年级【空气净化器】
周五
五年级【磁悬浮笔】
一、二年级
依靠活动原理、谐波原理和反射原理,能够用纸盒和橡皮筋制作出一台简单可爱的乐器。
莫老师先是让学生了解传统乐器,再是对各种乐器的分类讲解,最后欣赏不同乐器演奏的精彩视频,学生非常感兴趣并唱了起来,气氛非常活跃。

老师们帮助学生扣好皮筋。

二、一年级
蜻蜓是世界上眼睛最多的昆虫。
蜻蜓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胸部长有三对足,头部长有一对触角,部分昆虫有翅膀。
莫老师介绍昆虫的特点,让学生辨别昆虫,以蜻蜓为例,介绍蜻蜓的特点、种类。



三、三年级
空气净化器借助涡轮风扇均匀加速循环运动的气流,使得空气以螺旋线的形式窜出离开泵体,供给使用,通过及时更新空气达到净化的效果。
傅老师查阅资料,从空气污染的定义、空气污染物的主要种类、空气污染物的来源、空气污染的致病性以及如何减少空气污染和减轻对人体造成的危害几个方面进行知识的普及。


四、五年级
磁悬浮笔是一种利用磁力原理悬浮运行的,利用磁铁的相互作用力,使笔可以在空中悬浮,并且能够自由移动。

学生成品展示:

本周期的课后服务圆满结束!快乐的时光总令人感到短暂,期待与同学们再次开启新的科学制作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