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科学”是科学组老师们开设的一门课后服务课程,孩子们以兴趣为出发点自由选课,以年级为单位汇聚在一起,在这里,孩子们将像科学家一样思考,像设计师一样规划,像工程师一样制造,像艺术家一样创作,通过动手实践来掌握科学知识,锻炼科学思维。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本周同学们的活动过程和作品吧!
一、本周活动安排如下:
(一)周一:二年级〔造纸术〕
(二)周二:一年级〔泡泡龙〕
(三)周四:四年级〔自制小台灯〕
(四)周五:五年级〔自制橘子香水〕
一、二年级
造纸术是中国四大发明之首,对世界文明进程做出了重大贡献。
纸问世之前,古人把文字刻画、书写在甲骨和简帛上面,或铸刻在青铜器物上面,后来人们为了方便使用和携带便创造出了平滑光洁,适宜书写的纸张。从此,纸取代了简牍绢帛,成为中国唯一的书写材料。经过老师的讲解,同学们已经迅速进入制作状态,造纸活动正在斗志昂扬的进行着,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学生们制作的第一视角吧。
邹老师带领同学们了解造纸术以及纸张的诞生与发展。
在制作纸张的过程中,有的同学不知道纸浆要摇成哪一种状态,实习老师们在旁边指导。
二、一年级
泡泡是由于水的表面张力而形成的,泡泡龙则是利用洗脸巾(或湿纸巾)上的透气孔比较小且密集的特点,从而吹出密集、又小又长的泡泡龙。
经过老师的介绍和视频的演示,同学们已经基本了解了泡泡龙的制作过程,并对制作漂亮的彩色泡泡龙已经跃跃欲试。由于制作过程需要将洗洁精和水按1比1的比例混合,考虑到一年级的学生没有学习过比例,这个步骤由老师们帮忙混合均匀。
实习老师帮助同学们把洗洁精混合均匀。
同学们利用不同颜色的色素设计出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彩色泡泡龙。
作品展示:
三、四年级
从钻木取火到火把、蜡烛、煤油灯、白炽灯,再到现在随处可见的LED灯,人们晚上使用照明的“灯”一直在不断变化。
小台灯通过电流和电阻的作用来实现灯泡的发光,电流从插座流入灯泡,灯泡内部的灯丝因电阻产生热量从而发光。
为了使同学们更了解灯是如何发光的,本节课老师与同学们一起尝试制作小台灯。同学们知道自己要制作的是可以发光的小台灯都兴奋不已,很快就动手制作了起来。
莫老师带领同学们一起了解灯的发展历史。
同学们在制作过程中询问实习老师们电路连接的方法。
让我们来观赏一下同学们制作出的小台灯吧!
学生们动手制作出自己的小台灯。
作品展示:
四、五年级
香水是将香料溶解于乙醇中的制品,有时根据需要,还可以加入微量的色素、抗氧化剂、杀菌剂、甘油、表面活性剂等添加剂。具有芬芳浓郁的香气,主要作用是喷洒于衣襟、手帕及发际等部位,散发怡人香气。通过调香术,就可以配制出不同类型的香水。
本节课由傅老师带领同学们自制橘子味香水。首先由老师将同学们带来的新鲜橘子皮收集起来放入搅拌机搅碎,接着把搅碎的橘子皮和乙醇按需分发给同学们,同学们再按老师说好的比例加入乙醇进行调配属于自己的橘子香水。
傅老师给同学们讲解哪些果皮或植物可以制作成香水,同学们对水果和植物的了解更近了一步。
由于学生们还未系统地学习过漏斗的使用方法,在学生们过滤的过程中,老师给学生们检查滤纸的摆放和漏斗的使用是否正确。
同学们期待自己的香水能尽快过滤出来,目不转睛地盯着过滤出来的香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