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为了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由琼台师范学院和海口市第二十五小学联合开展了阳光教育——趣味科学课后服务项目,结合学情针对各年级设计了具有个性化的科学特色课堂,融趣味性、实践性、开放性于一体,深受学生们喜爱。下面是自10月31日至11月4日琼台师范学院理学院科学教育专业梁振名和张林晓两位实习老师在海口市第二十五小学(海甸校区)进行的第四期阳光教育活动记录。
一、科幻绘画
四年级同学们的科幻绘画更加注重对细节的处理,一笔一画都是对科技浓浓的兴趣和热爱。
二、新明轮船
在进行制作前,老师先对于之后的课程任务进行了讲解,并让学生按兴趣分成不同的小组,为之后的作品展示做好前期准备。
明轮船是指在船的两侧有轮子的一种船,由于轮子的一部分露在水面上,因此,被称为明轮船。每位同学都在认真制作,一些提前完成的同学还能帮助其他同学。
成品展示:
三、指南针
学会用指南针辨认方向是一项基本的科学技能。二年级的同学们本周的任务就是学会制作指南针,并使用它辨别方向。
老师先进行讲解。
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认真的制作,还有些同学与老师交流发现的问题。
四、滑行飞机
老师先以图片的形式让学生们了解各种各样的飞机,还说明了飞机起飞前有一段滑行的过程,此次制作的就是“滑行飞机”。
同学们认真的样子是最棒的!
本周的阳光教育圆满完成。从学生的兴趣出发,科学就是一个重要索引,引导每个孩子发现世界、认识世界、探索世界。让学生感受科学的神秘,爱上科学的真实,一切都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