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实习过程
时间过得很快,现在已经是实习的第五周了,实习老师们都熟悉了学校教学环境与资源的工作,积极参与实际课堂教学,全力协助班级授课老师精心创建并高效实施课程计划。同时,实习老师们参与了班级的日常管理和特色活动策划,进一步加深了对教育工作的热爱与理解。通过一系列实践活动,实习老师们对如何有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了更直观和深入的认识。在此过程中,用心观察老师对课程的精心设计以及与学生的交互方式,深入思考如何针对不同学生群体的特点设计更具吸引力的教学内容,从而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发现该班大多数学生能够掌握知识点,对少部分掌握不足的学生进行辅导。在辅导的过程中要有足够的耐心,引导学生逐步掌握知识点。观摩指导老师在日常教学中的班级管理,让实习老师们对如何管理班级有了初步的了解。

这周实习老师们完成了课程的授课,包括课堂讲解、实验演示和学生实践操作指导,确保每位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并理解课程内容。此外,实习老师们还负责了课后服务项目,积累经验。同时,实习老师们继续参与学校的教研活动,对如何提升学生学习兴趣进行了深入探讨。

在本周的工作中,实习老师们不仅在教学方面取得了进步,还在班级管理和团队协作方面得到了锻炼。通过与班主任和其他教师的合作,实习老师们学会了如何更好地与他人沟通和协作,提高了自己的团队合作能力。同时,在与学生的互动中,实习老师们也更加了解了学生的需求和心理,学会了如何更好地关心和爱护学生,提高了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同时,也深刻地认识到团队的力量,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想法,各抒己见,使得实习老师们对教学工作有了新的看法。同时,在与学生的互动中关注到了个别学生在学习上出现的问题,后续实习老师们会对学生进行观察,不断引导学生。同时,他们更加清晰地理解如何有效备课,包括理解课程目标、设计教学活动、准备教学材料和评估学生学习成果,还学习到如何建立和维护课堂纪律,以及如何处理课堂上的突发情况。

与此同时,在实习过程中,理学院组织玩转七巧板教学团队到海口市英才小学,开展新一学期的七巧板教学活动。英才小学有三支小分队在三年级和四年级,开展“玩转七巧板”教学活动,大家分工明确、团结一致地完成教学活动。


英才小学
三年级:何娜、廖欣、曹玉华
四年级:汪尊翰、沈雪娟、胡庭洁、陈怡岐、文柏仁
二、三年级七巧板——第一小分队
三年级的同学们认真听讲,在廖欣老师的带领下,同学们积极地回答问题并主动展示学习成果,发展动手的活动能力,强化逻辑思维,课堂氛围较好。



三、四年级七巧板——第二小分队
在四年级的课堂上,同学们表现得十分活跃,上课的积极性高涨。在陈怡岐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同学们凭借对七巧板的独特理解,勇于打破常规思维,智慧的火花在课堂中闪烁。他们分工协作,发挥团队精神,积极思考,动手实践,创造出了一件件独具匠心的作品。同学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凭借智慧拼凑出各种趣味横生的图案,玩出了新意与创意,从七巧板中感受到了数学的乐趣。



四、四年级七巧板——第三小分队
四年级的课堂中,胡庭洁老师带领同学们走进七巧板的世界,让同学们对智力七巧板有了深入的认识,熟知并能运用拼图原则,带领学生们分析七巧板的拼装意义。


五、成果展示










理学院七巧板教学团队秉持着创新的教育理念,致力于颠覆传统课堂教学中可能存在的单向灌输知识的教学模式,力求构建一种更加互动性、参与性强的学习环境。团队将通过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和策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他们在亲身体验和动手操作中掌握知识,从而提高课程实施的参与度和效能度,确保认知与实践的完美融合。
在本周的实习过程中,实习老师们有幸深入参与到各种教学实践中,深刻体验到团队合作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至关重要性。与班主任的有效沟通能够确保我们及时了解并掌握学生的个性差异与需求,从而调整教学策略,实现因材施教;与其他科目教师的紧密协作则能帮助我们跨越学科界限,共同构建跨学科的学习网络,为学生提供更丰富多元的学习体验。
在与同伴们的共同讨论和分享教学经验的过程中,实习老师们得以学会了许多宝贵的技巧和方法。这些来自一线教学实践的经验和见解,不仅为实习老师们提供了解决实际教学问题的新思路和新途径,更对实习老师们的未来教学工作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
尽管第五周的实习经历充满了各种挑战,但实习老师们也收获颇丰。实习老师们将继续努力,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给学生们带来更多的知识和快乐。展望未来,实习老师们充满信心,期待在接下来的实习中能够继续成长与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