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情况
丁兆建,男,博士,副教授。国家香蕉产业技术体系病害防控岗位团队成员。中国菌物学会会员。2015年毕业于华南农业大学植物病理学专业。2008年9月至2010年9月 在新加坡国立大学淡马锡生命科学研究院工作。2015年7月至2019年2月在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工作。2019年3月调入琼台师范学院工作。
二、教学方面
主讲《微生物学》、《微生物学实验》、《文献检索与科技论文写作》等课程。
三、科研方面
研究方向:植物真菌学,分子植物病理学
主持参与科研项目:
(1)国家自然科学(地区)基金项目,香蕉枯萎病菌镰刀菌酸毒素基因簇鉴定及其致病机理,32260655,2023/1/1-2026/12/31,32万元,在研,主持。
(2)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基于组学关联分析香蕉枯萎病菌厚垣孢子的形成机制,31801690,2019/1/1-2021/12/31,24万元,已结题,主持。
(3)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高层次人才项目,氨基酸合成通路调控香蕉枯萎病菌厚垣孢子形成和致病机制的研究,2019RC249,2020/1/1-2022/12/31,10万元,在研,主持。
(4)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枯萎病菌镰刀菌酸毒素信号香蕉抗病基因的鉴定,20163103,2016/1/1-2017/12/31,5万元,已结题,主持。
(5)海南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一般项目,氨基糖与核苷酸糖代谢通路调控香蕉枯萎病菌厚垣孢子形成和致病机制的研究,Hnky2022-50,2022/1/1-2024/12/31,1.5万元,在研,主持。
(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小 RNA 调控香蕉-枯萎菌互作的分子机制研究及抗枯育种分子设计,316611430,2019/1/1-2021/12/31,240万元,在研,参加。
代表著作:
(1)Ding Z, Xu T, Zhu W, Li L, Fu Q*. A MADS-box transcription factor FoRlm1 regulates aerial hyphal growth, oxidative stress, cell wall biosynthesis and virulence in Fusarium oxysporum f. sp. cubense. Fungal Biology. 2020;124: 183-193.
(2)Ding Z, Yang L, Wang G, Guo L, Liu L, Wang J, Huang J*. Fusaric acid is a virulence factor of Fusarium oxysporum f. sp. cubense on banana plantlets. Tropical Plant Pathology. 2018, 43:297-305.
(3)丁兆建著. 香蕉枯萎病菌分子致病机理研究.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21
四、社会服务方面
主要为植物病害防控、病原分离和鉴定,提供指导和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