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台讲座之郑永春教授解读 《如何讲好中小学地球与宇宙科学》

2023-12-03 16:26

2023年11月28日,我院有幸邀请到郑永春教授为同学们带来《如何讲好中小学地球与宇宙科学》的主题讲座。课堂上,郑永春教授将《如何讲好中小学地球与宇宙科学》分为2个时代背景、3维课程分析、4大核心素养、13个学科核心概念、4个跨学科概念及10个关键问题与同学们深度解读。








郑永春教授认为,要科学地理解科学标准,需要全面、准确、灵活、客观。科学教育重在传播科学文化和科学精神,科学教育的目的不是培养科学家,而是让青少年学会像科学家一样思考,解决实际问题。科学是有趣的,要注重启发和引导,科学也是有用的,对于影响学生的价值观的形成尤为重要。

郑永春教授由三球仪、地球仪、天球仪引入主题《如何讲好中小学地球与宇宙科学》并向同学们提出问题“怎么认识星星?”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进一步加强科学教育、工程教育,加强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为解决我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供人才支撑。”科学教育在我国很有发展前景。

郑永春教授提出问题科普与科学教育的差别,并为我们解答科普是科学传播,科学普及,科技新闻是校外非正式的教育,科学教育是校内正式教育。当代科学老师应该具备科学素养,并为同学们解惑科学就是对未知的探索。

郑永春教授指出国外科学发展势头很强,对于科学教育方面做的很不错,而我国的理科教育落后其他国家70年。科技创新能力不行,归根结底是基础教育的问题。对知识的衔接不够,断裂式学习,效率低。




小学是启蒙阶段,初中是探索阶段,高中是发现阶段。对于科学知识的传授是要将知识连成网络,成体系而不是以知识点的形式。上课学科分为三个维度:知识、方法、思想,只有三个维度都达到了才是一节好课。

要弱化四个领域学习综合性科学,教授指出以下问题:

科学与工程实践不等于科学实验,科学与工程实践有明确的目的是项目式的学习一部分,科学实验是以学生为主题跨学科的实验。

批判性思维是指评估自己,讲述概念或者说话要有依据。

什么是创新?创新和创造的区别是创新是有新发现,创造是有新发明。

对天文太空的兴趣不分年龄。天文解决时间、空间。科学改造三观,德育不靠知识而是依靠实践。

教授为同学们举例一节蜗牛运动的课,要想讲好课首先要达成三个维度,蜗牛怎么运动,要让学生不仅知道其概念还要观察到蜗牛具体运动方式,要进行单元教育和问题导入,将每一节知识连接起来。科学的重要之处在于系统观念。强调过程重于结果,要认认真真的走。




郑永春教授向同学们展示了月球全图。他表示每看一次就要产生思考,要为学生学习科学创造氛围,郑教授还用三球仪为同学们讲解了月相形。


附件下载:
琼台讲座之郑永春教授解读《如何讲好中小学地球与宇宙科学》.docx
  1. 琼台师范学院 海南师范大学 海南大学 海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海南省教育厅 国家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
  1.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桂林洋高校区 邮编:57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