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快乐教育科技活动第三十四期

2023-11-24 16:36

“双减”背景下,为了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由琼台师范学院理学院科学教育系王学荣老师主持,与海口市第二十五小学联合开展了阳光教育——趣味科学课后服务项目,结合学情针对各年级设计了具有个性化的科学特色课堂,融趣味性、实践性、开放性于一体,深受学生们喜爱。下面是2023年11月13日至11月17日琼台师范学院理学院科学教育专业傅轶茗、莫冬兰、莫姜莹、邹昌菊四位实习老师在海口市第二十五小学(海甸校区)进行的第三十四期阳光教育活动记录。

一、一年级

照相机是一种利用光学成像原理形成影像并使用底片记录影像的设备,是用于摄影的光学器械。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来自物体的光经过照相机的镜头后会聚在胶片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11月14日,邹老师为学生带来了主题为“照相机”的科学趣味课堂。

通过课堂活动让同学们初步了解照相机成像原理,培养了同学们动手能力、认知能力和观察能力。


二、二年级

纸飞机是一种用纸做成的飞机。简单的纸飞机,却蕴含着大大的科学知识。

纸飞机的飞翔是利用重力与升力的两种力量交互作用形成的。纸飞机本身的重量会牵引机身向下掉落,机翼则会抓住空气,让纸飞机在空气中漂浮。一上一下的两股力量,再加上投掷者帮助纸飞机向前滑行的动力产生惯性运动而顺势滑出,三股力量的平衡,就能使纸飞机飞出优美姿态。

11月13日,傅老师给学生带来“纸飞机”的趣味科学课堂,带领学生领略纸飞机的奥秘。

小朋友们都会动手折一架纸飞机。制作完毕后,小朋友们充满神圣感的哈上一口气,满怀信心的投掷出去,目送它离去。

在课堂的最后,小朋友们还进行了快乐的纸飞机飞行比赛,小朋友们兴趣高涨,积极参赛。

三、三年级

指南针,古代叫司南,主要组成部分是一根装在轴上的磁针,磁针在天然地磁场的作用下可以自由转动并保持在磁子午线的切线方向上,磁针的南极指向地理南极(磁场北极),利用这一性能可以辨别方向。物理上指示方向的指南针的发明有三类部件,分别是司南、罗盘和磁针,均属于中国的发明。指南针常用于航海、大地测量、旅行及军事等方面,作用极大。

11月15日,莫老师为学生带来主题为“指南针”的趣味科学课堂。

通过学习指南针的知识和制作指南针活动,学生了解了指南针的工作原理,体会到了科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四、四年级

验钞机是一种可以验明钞票的真伪以及清点钞票数目的机器。验钞机辨伪的原理都是通过检测纸币的固有特性来辨别真假的。通常有荧光识别、磁性分析、红外穿透、激光检测等辨别方式。  

验钞机的实验原理基于光学反射,当钞票通过硬币设备时,光被投射在钞票表面,并被接收器接收。接收器会分析反映回的光,并将发现的光量传输到计算机。

钞票上的防伪标志需要紫外线才能发出荧光。而假币一般没有荧光暗记,个别的虽有荧光暗记但与真币比较,颜色有较大差异,并且纸张会有明显的蓝白荧光反应。

由此,11月16日,莫老师为同学们带来主题为“验钞机”的趣味科学课堂。

通过学习和动手制作验钞机活动,同学们对高科技的验钞机有了一定的了解,学会了简单鉴别人民币真伪的方法。

五、五年级

牛顿色盘又称"七色板”,是牛顿为说明日光的成分而制作的仪器。各区域着上相应的颜色制成圆盘,并令其快速转动,利用人眼的视觉暂留效应,视网膜上将产生七种颜色的混合,得白色。以此说明光是由七种颜色合成的光。

11月17日,傅老师为学生带来主题为“牛顿盘”的趣味科学课堂。

神奇的科学实验让同学们兴趣高涨。同学们把制作好的牛顿盘旋转起来后,看到了在速度很快的情况下,彩色一面会混合成白光;而黑白一面上画的弧线则会变成圆圈。

牛顿盘制作完成后,傅老师还为大家讲解了校园模型制作的相关内容,和其他老师一起辅导学生制作校园模型。

这些有趣的课后服务活动,激发了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丰富了学生的课后生活,并让他们在快乐中智慧成长!

本周期的课后服务圆满结束!期待下次与同学们的相遇!


附件下载:
阳光快乐教育科技活动第三十四期.docx
  1. 琼台师范学院 海南师范大学 海南大学 海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海南省教育厅 国家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
  1.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桂林洋高校区 邮编:57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