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为了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由琼台师范学院理学院科学教育系王学荣老师主持,与海口市第二十五小学联合开展了阳光教育——趣味科学课后服务项目,结合学情针对各年级设计了具有个性化的科学特色课堂,融趣味性、实践性、开放性于一体,深受学生们喜爱。下面是自2023年5月29日至6月2日琼台师范学院理学院科学教育专业孟翔、张林晓两位实习老师在海口市第二十五小学(海甸校区)进行的第二十三期阳光教育活动记录。
本周活动安排如下:
周一:四年级〔电磁铁、直流电动机〕
周三:五年级〔暂停服务〕
周四:二年级〔暂停服务〕
周五:三年级〔齿轮手摇发电机〕
四年级
电磁铁实验利用的是电流磁效应的原理来实现的。任何通有电流的导线,都可以在其周围产生磁场的现象,称为电流的磁效应。电池给装置提供了电流,电流通过导线,使得导线对应的金属也具备了磁性,从而把贴片吸起来了。
小线圈通电后,就会产生磁场,一个N极另一个S极,线圈产生的磁场就会与底板上的磁铁产生作用力,也就是同种磁极相斥,异种磁极相吸,这样线圈就会一边吸引一边排斥的作用下发生转动。
作品展示:
三年级
手摇发电机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电磁场的变化产生电流。电机是由线圈作为转子,磁铁作为定子,形成稳定磁场。手摇使线圈在磁场中连续转动切割磁场,产生电磁感应现象,产生电流。齿轮的带速比较大,通过传动使得线圈转速加快,电流稳定,从而使二极管发光。
本周的课后服务圆满完成,期待同学们接下来的精彩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