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同时将开展2023年“读懂中国”主题教育活动作为其精神落地生效的重要举措。2023年6月9日,在理学院党总支劳文格副书记、关工委王立紫副主任、姚振学委员的带领下,理学院师生一行人赴临高县景文学校开展采访“五老”活动。与退而不休,为少年教育再添薪火的景文学校黄启诗校长展开深刻的座谈采访活动,挖掘、记录、整理其入党初心和历程及为党奋斗的感人事迹和真实感悟。

为国建设担使命,一片冰心在玉壶
今年70岁的黄启诗校长,是我校原临高校区1980年毕业的老校友。黄校长在职期间曾担任临高县第三小学、第一小学校长,多次被评为临高县先进教育工作者、十佳校长、优秀共产党员,被海南省评为先进教育工作者、海南省普九工作先进个人、海南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2013年退休后被临高县一所较为偏僻的乡村民办学校——景文学校聘任为校长至今。
从中国少年到耄耋之年,黄启诗校长为国家的革命、建设、改革、教育事业奉献了人生的美好年华。他是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伟大历史进程的亲历者,也是助力教育事业不断发展的贡献者,更是彰显中共党员不畏艰险、勇于奋斗、无私奉献的模范者。黄校长作为一名老党员,在这10年来退休而不褪色,永葆入党初心,继续在小学教育第一线当好人民需要的校长,使景文学校从办学初期的100多学生变成一所拥有400多名学生,在临高县各原小中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都较高的乡村寄宿学校。“作为一名党员,就应该服从组织的安排,做好人民需要的工作。”抱着这样一种信念,黄校长无怨无悔,倾尽心力投入到各项工作中,在工作岗位上屡挑重担,数十年如一日,用行动诠释着对教育事业的忠诚与担当。



在采访中,当被问及身后这两面锦旗时,黄校长回忆道:“‘关爱桃李学子,美德扬彻五洲’,这面旗帜是学生家长赠予的,其父母感谢学校给予孩子一个好的学习环境,其良好学习氛围以及学校老师的帮助为今后的学习奠定了基础,使孩子最终名列年级第一并考取了重点中学。‘爱心助捐恩重如山,惟宏隆德学院情深’这面锦旗背后的故事也令人潸然泪下,当得知自己的学生生病,黄校长集全校的力量引导自发捐款,家长得知后便赠予了学校这面锦旗。”信仰是一座丰碑,黄校长用共产党人的责任与担当为入党誓词作出了最好的注解。

育人育才葆初心,退而不休再添薪火
六十余年的教育生涯,黄校长将“学以致用,教书育人”的信条贯穿始终,始终在思想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永葆党的初心使命,将临高县教育事业推向新的台阶。在谈及建校初心时,黄校长谈到,为村里的孩子带来良好的教育一直是自己的初心使命。他自受聘现职以来,通过不断地完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学水平,促使景文学校在临高县里的教学质量名列前茅,而在以后的工作中自己将继续为临高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余晖。“我之所以可以在晚年如此执着的教育事业,正是因为自己受到党的教育,时刻得到党组织与周围党员的关心,党和政府多次给我授予荣获‘优秀教师’、‘先进教育工作者’、‘十佳校长’等荣誉,是我继续在教育战线上发光发热的动力所在。”这就是黄校长单纯的想法,几十年如一日,始终保持着谦逊的态度做学问做人,他用言行诠释了一个优秀共产党员的精神。他还说,用自己的微薄之力为临高县乡村教育事业做些贡献,给乡村孩子们用知识改变人生打好基础,为海南自贸港建设培育更多更好人才是一名老教师老共产党员应尽的义务。

身为“老党员”、“老教师”、“老校长”的黄启诗校长通过回顾自己在学校的时光与身为老党员的人生阅历,深入浅出讲述身为教师肩负的神圣使命——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同时以鲜活的事实、精彩的人生清楚地告诉人们,只要理想之火不熄,信仰之火不灭,就不会忘记初心。此次访“五老”活动引导我们师生了解老一辈人们在海南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特别是海南改革开放以及自贸港建设中的感人事迹,促使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生动活泼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教育,筑牢理想信念之基,听党话跟党走,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为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