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院邀你共同探析基于深度学习的计算教学
一、专题讲座
2022年6月18日上午,我们幸能请到海南省教育研究培训院小学数学教研员,林景老师莅临琼台师范学院理学院于文C201给2019级、专升本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学生带来了主题为《基于深度学习的计算教学探析》的精彩讲座。本次讲座由陈岳婷老师主持。
二、专家简介

林景,48岁,中共党员,本科学历,正高级教师,海南省小学数学特级教师。现任海南省教育研究培训院小学数学教研员,系海南省教育学会理事、海南省教育学会小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海南省小学省级学科带头人和省级骨干教师数学学科“实践研修导师”,海南省小学卓越教师工作室主持人,教育部“国培计划”首期名师领航工程培养对象,海南省拔尖人才、海南省南海乡土人才。
教学业绩:先后被评为教育部全国中小学教师国家级远程培训项目、中小学教师新课程远程研修项目等国家级、省级远程培训指导工作优秀指导专家;海南省十佳辅导员、海南省德育工作先进个人、海南省优秀教师、海南省优秀教研员、海南省首批中小学教育科研骨干等;曾获海南省小学数学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评比观摩活动、中南华北西南九省市区优质课观摩交流会等一等奖。
科研业绩:主持或参与过七项省部级课题研究,有几十篇教学论文等教研成果发表于《中国教育报》 《小学数学教育》 《北京教育》等国家、省市级专业杂志。
社会服务:先后给国培、省培计划,省级学科带头人、骨干老师培训等项目做过多场辅导、专题讲座等。
一、主持老师

一、主要内容
林景老师一开始便向我们提出了教育的首要问题:培养什么人?从而引出“ 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 ”落实核心素养中一培养方向。老师分别从以下几点给为我们展开《基于深度学习的计算教学探析》这一专题讲座。



(一)再识深度学习
林景老师为我们说明了深度学习的概念,并且将深度学习和浅层学习的特征进行了对比,让这么能够直观的了解到深度学习的重要性。
深度学习的特质大致分为三点,一是深层动机;二是高阶思维;三是深度理解。
浅层学习的特质同样也有三点,一是游离于心灵之外;二是停留于教材表层,很少深入知识内核;三是专注于知识获得,难有活学活用。


(一)计算的教育价值与课标要求


教师可以将教学分为两个学段:
第一学段,教师应允许学生经过较长时间的努力,在实施评价时,可以对部分学生采取 “ 延迟评价 ” 的方式,提供再次评价的机会,使他们看到自己的进步,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第二学段,使学生能计算两到三位数的除法,能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 ,探索并了解运算律,并且会应用运算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同时还能分别进行简单的小数、分数运算解决相关的简单实际问题,能借助计算器进行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探索简单的规律。
(一) 深度学习背景下计算教学的思考
情境的教学价值、口算的基础地位、估算的教学定位等问题在教学中是尤为重要的。对于“估算怎么教?”这一问题上林景老师为我们做了详细的分析。
从学生的角度。要接受学生的现实水平和发展水平。他们的思维水平和认知水平还达不到完全理解和掌握估算的水平,那我们就降低目标,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能够选择适当的单位进行简单的估算,同时我们可以根据“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 ,采取合适的方法让学生学得轻松,这样教学将会达到更好的效果。
从教学的角度。估算的起点是情境,终点是解决问题。这两点就是我们教学的出发点。为估算教学创设良好的情境以及将估算教学进行整合拓展。




教师应当教学生理性对待算法多样化与优化,同时更要重视学生在算理上的体验感。林景老师应用吴正宪老师的《小数除法》—— 理解算理的经典案例来给我们指明算理的教学重点在于学生的体验。



知识学完需要适量练习来巩固,因此教师需要给学生一定量的训练,但要适度,不能依赖机械的重复操作,要注重训练的实效性。教师应把握技能形成的阶段性,根据内容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 分层次地落实。加强课堂练习,留有足够的时间,提高学生练习的质量。关注计算后的反思:回顾— 判断— 分析—记录。



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学生在计算的时候容易出现诸多问题,例如不认真计算而造成的抄错、漏写、 挤一起或者因纸质不行而渗透了等。
本次讲座到此就结束了,在此期间同学们认真听讲,并且积极记录笔记,相信同学们也学到了在以后的教学中对于该如何提高学生的兴趣,如何带领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理解算理等方面有了深刻的了解。
最后,再次感谢林景老师给我们带来这场精彩的讲座,这对我们今后的发展意义重大。
琼台师范学院理学院
2022年6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