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23日,理学院学生党支部在实验楼B107会议室开展了“学习革命先烈英勇事迹,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伟力”爱国主义教育专题党日活动。在新时代的征程上,爱国主义作为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之一,对于增强国民的凝聚力、推动国家的发展和进步具有重要意义。本次活动旨在通过回顾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激发广大青年的爱国热情,传承红色基因,让爱国主义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
首先,牟桂林同志讲述了中国共产党28年的奋斗历程。在百年奋斗历程中,党领导人民取得一个又一个伟大成就、战胜一个又一个艰难险阻,历经千锤百炼仍朝气蓬勃,得到人民群众支持和拥护,原因就在于党敢于直面自身存在的问题,勇于自我革命,始终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不断增强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永葆马克思主义政党本色。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带领中国人民找到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经过28年的浴血奋战,取得了最终的胜利,实现了救国大业;为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带领中国人民经过不懈的探索,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将建设、改革、复兴事业向前不断推进,奋力实现兴国、富国、强国大业。
随后,牟桂林同志带领大家观看视频。这一段视频,带领大家回顾了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视频中那些为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而英勇奋斗的英雄们,用他们的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曲壮丽的凯歌。观看过程中,同志们无不为之动容,心中涌动着对先烈的无限敬仰与怀念。
观看完视频后,大家有很深的感触,纷纷分享自己所知的先烈故事。其中陈瑜靖同志谈到,1940年2月23日,杨靖宇在濛江县(今靖宇县)被敌人发现,经过与敌军的激战,最终壮烈殉国,时年仅35岁。杨靖宇牺牲后,日军残忍地铡下他的头颅,解剖遗体时发现他的胃里竟没有一粒粮食,只有树皮、草根和棉絮,表现了他在极端艰苦条件下的顽强意志。杨靖宇将军的英勇事迹和牺牲精神,成为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史上的光辉篇章,他的名字和事迹被后人传颂,成为了激励中国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
接着,方诗语同志分享了董存瑞的英勇事迹。1948年5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攻打隆化城的战斗打响。他所在连队担负攻击国民党守军防御重点隆化中学的任务。他任爆破组组长,带领战友接连炸毁4座炮楼、5座碉堡,顺利完成了规定任务。连队随即发起冲锋,但突然遭到敌人一隐蔽的桥形暗堡猛烈的火力封锁,部队接连两次对暗堡爆破均未成功。董存瑞挺身而出,向连长请战:“我是共产党员,请准许我去!”连长批准了他的请求。他毅然抱起炸药包,冲向暗堡,前进中左腿负伤,但仍顽强坚持冲到桥下。由于桥型暗堡距地面超过身高,两头桥台又无法放置炸药包。在部队攻击受阻的危急关头,他毫不犹豫地用左手托起炸药包,右手拉燃导火索,高喊:“为了新中国,冲啊!”敌人碉堡被炸毁,董存瑞以自己的生命为部队开辟了前进道路,牺牲时年仅19岁。
最后,牟桂林同志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爱国主义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我们不断前进的强大动力。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入党积极分子,我们更要时刻铭记先烈们的英勇事迹,弘扬他们的伟大精神,将这份爱国情怀转化为实际行动,为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通过本次“学习革命先烈英勇事迹,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伟力”爱国主义教育专题党日活动,同志们深刻领会到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根本动力。同志们表示,要将革命先烈的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务实的作风,投入到工作和生活中去,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