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29日上午,我院邀请海口市琼山区椰博小学教务处主任梁振盛老师在桂林洋校区文C201给2020级、2021级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学生带来了主题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实践性讲座。讲座由理学院库俊华副院长主持。数学系副主任陈岳婷老师出席。
梁老师开篇向我们抛出了“什么样的课堂才是好课堂”的问题,从而循序渐进地引入了今天的所要讲的主要内容,即“什么是教学设计”,同时梁老师说道,教学设计是指依据课程标准,运用教学知识和系统性方法,以优化学习过程、实现教学目标为目的制定教学方案的过程,而教学设计分为六方面: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学活动设计,教学设计理念。
另外梁老师针对学生专业性质,为我们带来了关于教资面试的知识,其深刻的洞见为在场同学带来了诸多启发,引发了同学们进一步的思考。
教材分析指熟悉和钻研《数学课程标准》,深刻领会教材的编写意图并且通览教材,从整体上把握教材从而明确各章、节在整个教材中的地位和他们之间的关系,同时,需了解例题和习题的编排、功能等方面和了解有关数学知识背景、发生和发展过程。小学课本中设有栏目“你知道吗”,梁老师为同学们分析道,栏目的设计较好地体现了《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目标,比较恰当地将四个领域的内容进行合理组织与安排,同时选材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现实。注重学生的操作、参与和探索。
学情分析分为三个方面,分别为了解学生的经验基础(知识水平),了解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元素和分析学生学习需求和动力。两名教师教学《圆的认识》中“半径和直径的关系”教学设计中,共同点在于都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通过动手操作,来理解直径和半径的特征及联系,但其中一名老师让学生承接了原有的认知经验,让学生感到数学是简单、日常、有趣,有信心学好;另一方面,学生通过多感官运动,建立一定的数学模型,培养一定的数学能力,由此得到更多的发展空间和持续动力。
梁老师分析道,好的教学设计,是学生不断激活“内存”的过程。个体的一切学习生活都是以经验为基础展开,让学生充分调集和展示经验,是师生高效对话的前提。
教学目标是指对学习者通过教学后应该表现出来的可见行为的具体的、明确的表述;是数学教学活动的结果,更是数学教学设计的起点;是教学的灵魂,支配着教学的全过程,并规定教学的方向;是教学的指南,既决定课程内容,又决定教学的方法,同时也能衡量教学质量高低的唯一标准。
教学重点一般指,在学习中那些贯穿全局、带动全面、应用广泛、对学生认知结构起核心作用、在进一步学习中起基础作用和纽带作用的内容。
教学难点是指学生接受起来比较困难的知识新要求用新的观点和方法去研究,以及各种逆运算都是产生难点的因素。
教学活动设计分为三个方面:
(1)导入设计:是课堂教学的序幕和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具有引起学生注意、激发求知欲、调动学习积极性、明确学习任务的功能。
教师善“导”,学生才能“入”,要重视学生的年龄,数学实际,认知规律,并根据具体教学内容,科学设计,灵活运用。
(2)提问设计:是教师运用提问及针对学生的回答所作出的反应方式来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发展能力的一类教学行为,是通过师生相互作用去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重要方式。
(3)小结设计:教师完成一项教学任务后,通过重复、强调、概括、总结、学生实践等活动方式,使新知识稳定地纳入学习认知结构之中。
“8和9的加减法”的主题图中,对于老师提问学生看到了什么,学生只回答了图中有教学楼、五星红旗等不着边际的答案,针对这种现象,梁老师讲到我们广大教师在设计问题时不仅要充分考虑问题的开放性,更要考虑设计问题的目的性,设计问题应当明确,具体可测,使其能引导学生寻得正确答案。
教学设计理念分为两方面:
(1)数学化设计理念:人们运用数学的方法观察现实世界,分析研究各种具体现象,并加以组织整理,发现其规律这个过程就是数学化。在“分数除法”案例中,教师利用学生熟悉的班级男、女生人数,引导学生去提问去组合条件编写题目,从而将生活中的问题不知不觉地数学化了这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与积极情感,也培养了学生数学化的意识。
(2)活动化设计理念: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时,将静态的教学内容,通过我们的创造,将其设计成动态的过程;将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设计成老师与学生的互动……凡是形如以上的以及其它的更多的将教学设计成“动脑思考与动手操作并用、学生与老师互动”的设计思想。在《两位数乘两位数》案例中,老师通过点子图引导学生动脑思考和动手画一画算出正确答案,在此过程中写下想法和思考过程,方法各式各样,其中涉及到优化算法的问题,梁老师针对问题,说出两点注意:第一,优化主体是学生,要尊重学生的想法,把选择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第二,教师要明确“优化”并不是统一一种方法,只要是学生认为合适,自己喜欢,教师就应加以肯定和鼓励。

梁老师将教资面试策略分为三个部分,分别为说课、微课和答辩。
说课和微课环节:
(1)说教材 a.说教材地位作用 b.说教学目的 c.说重难点
(2) 说学情 a.说学生的知识经验 b.说学生年龄特点
(3) 说教法
(4) 说教学流程
(5) 说板书
答辩环节:
(1)仪容仪表需大方,举止得体
(2)需具备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
(3)对试讲需具有一定的把控和解读能力
最后梁老师总结道,课堂没有彩排,永远现场直播。不管讲得成功还是失败,过去了就没法改变,能改变的只有我们对下节课的精心准备与设计。整场讲座持续了180分钟,讲座为同学们推开了一扇小学领域数学教学设计的窗户,让同学们学会数学教学设计、从实例中体会到教学设计之美。同时,同学们也学习到了教资面试需基本的能力与需注意的地方,这一切对同学们的全面和谐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期待未来能够给同学们带来更多的发展空间。